爸、媽:
家里都好嗎?
這幾年一直在援外項目上忙,總是聚少離多。你們總問我每天在做什么,有沒有照顧好自己,又去了地圖上哪一個角落。
越長大越懂你們的牽掛。從蒼茫的蒙古高原到非洲的最南端,從陸地最低點的約旦河盡頭到離天空最近的玻利維亞。這一路走來,我聽到友好小學里孩子的書聲瑯瑯,嘗到援建水井里流出的甘洌清涼,觸到農業示范田里的金黃麥芒,看到援建體育場上小伙兒奮力奔跑的模樣,有時也會望著太陽能項目點亮的萬家燈火出神,偷偷想念家里飯菜的味道。雖離家萬里,可我并不孤單,同行的路上有伙伴。一群和我一樣的援外人,常年奮戰在海外,他們把青春同汗水一起揮灑,悄然改變了村莊,蓋起了樓房,擴寬了街道,架起了橋梁。常聽“老援外”們講起一個同樣的故事,時隔多年重回項目地,雖然當年孩童已經長大,但都還記得他,重逢的喜悅,用力的擁抱,見面后的一句“mon cher ami(我親愛的朋友)”,頓時覺得自己這輩子做了件頂有意義的事兒。我也會暢想,什么時候自己也能成為這個故事的主角。
看著國外感染人數一天天增長,我知道,你們把擔憂藏在心底,只是叮囑我注意身體。爸爸說:“做好本分,其他的不要怕。”我知道,其實你們更想問什么時候回家。可是我不能走,疫情就是軍情,黨的號召就是沖鋒的號角。我們援建的醫院為了支持抗疫提前移交使用,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你們知道嗎,那些農業項目的中國專家沒有走,因為地里種下的莊稼和培育的種苗正在抽芽;培訓項目的專家也沒有走,堅持用網絡和廣播分享中國防疫經驗;水廠項目為了趕在封城前完成最后一次混凝土澆筑,還在日夜趕工……我們中國的援外隊伍都沒有走,特殊時刻我們愈發知道肩上的擔子重似千鈞。
最近國內抗疫戰線上“逆行者們”的故事常常使我感動落淚,他們是醫護人員、是公安干警、是社區工作者、是快遞小哥,他們是普普通通的中國青年,也是堪當大任的中國青年。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堅定的腳步和眼中的光。爸,媽,我要和他們一樣。我輩青年,生逢其時,崛起中的中國正當百年未有之變局,我們走出家門,面向五洲風雷,背靠家國萬里!援外青年更應該勇挑重擔,同祖國人民站在一起,用青春譜寫我們壯麗的詩章!我們愿用肩膀扛起責任,追隨前輩的腳步,向世界展現中國援助的擔當!
爸媽,我想我知道了為什么出發,奮斗本身就是答案,是為了做一件“頂有意義的事兒”,是為了能夠播撒中國友誼的種子,是為了世界共同的未來。
爸媽,等任務完成了,我就回家,回家陪你們買菜,回家吃你們做的飯,聽你們愛的“嘮叨”,和你們說一說心里話!
祝一切都好!
2020年5月4日
于援外項目現場
(點擊鏈接觀看援外青年的戰“疫”宣言)http://v.qq.com/x/page/f09591qwxv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