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蒂瑪是援中非菌草技術援助項目發展的眾多示范戶之一。在中國專家組的指導下,她逐步掌握了菌草栽培食藥用菌的系列關鍵技術。如今她不僅能夠自主生產菌袋、搭蓋菇棚、管理出菇,還積極帶動周邊社區的婦女參加菌草技術培訓班,組建菌草菇生產合作社。

當地婦女參加菌草技術培訓班
在近期舉辦的第28期培訓班上,專家組再次見到了她。法蒂瑪高興地說到,“現在,我們合作社每2個月生產周期能產300多公斤的菌草菇,由成員分銷,每期收入能達到150萬至200萬中非法郎(約17839至23785元人民幣)。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加入到菌草菇生產活動中來。在旱季過去后,我們將繼續擴大生產規模,為大家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出席活動的我駐中非大使李欽峰、中非總統夫人蒂娜·圖瓦德拉和中非農業部部長阿姆扎
出席當天培訓班開班式的中非總統夫人蒂娜·圖瓦德拉和農業部部長阿姆扎都不約而同表達了對中國政府和中國對外援助深深的感激之情。蒂娜夫人動情地說到,“中非與中國是兄弟,只有中國的兄弟姐妹會如此真心實意地幫助中非人民。”我駐中非大使李欽峰、公參馮學偉、參贊朱正洪等也參加了當天的活動,充分肯定了項目在兩國領導人的共同推動下所取得的良好成效。

培訓班合影
援中非菌草技術援助項目于2021年5月正式實施以來,已推廣到中非班吉市、瓦姆省等省市的9個地區;建立生產示范點10個,指導協助成立菌草種植、養畜合作社9個;舉辦培訓班29期,培訓學員1339人。3年間,在專家組的手把手帶教下,“中國草”在中非“點綠成金”,惠及周邊示范戶1300余戶,涌現了法蒂瑪等一大批典型示范戶,為促進中非減貧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